在人力资源行业,灵活用工被频繁提起,在各项大会上更是被反复提及,并且在会中得到明确的支持,形成了新的个税征管模式和。灵活用工适合哪些行业?灵活用工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负的呢?
1、灵活用工、共享员工
今年灵活用工真正为人所知应该是在2月份。疫情期间,盒马宣布联手云海肴、青年餐厅等餐饮行业品牌开启“共享员工”模式。
随后,朴朴超市、生鲜传奇、美团买菜等平台也相继发出“共享员工”计划,邀请临时歇业的餐饮、酒店、影视行业等待岗人员前去“打短工”。
企业在不同行业之间短期调配劳动力,以应对各行业因淡旺季错期或特殊事件带来的劳动力需求时间差异。从而使得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用人成本降低、员工收入提高,实现多赢的局面。
这就是灵活用工的本质
2、灵活用工所适用的行业
适用行业
灵活用工的适用范围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广。包含但不局限于这些简单梳理出来的行业及场景:
服务类:
直销行业、销推广人员、各类APP地推人员、保险介绍人等;
地产行业:碧桂园凤凰通,万科分享家等;
互联网金融:个人代理等;
社交电商:云集、环球捕手等社交电商平台的店主等;
营销类:
教育类:在线教育,例如VIPKID,培训机构,例如好大夫等;
专业服务:法律类、设计类、留学咨询机构等;
维修类:闪修侠、创修客、宅急修、极客修等;
物流类:点我达、达达、58速运、饿了么等;
知识分享:在行、分答、知乎、得到、十点读书、喜马拉雅等;
出行类:滴滴、高德、哈罗、首汽约车、曹操专车、滴答打车等。
3、灵活用工的风险和依据
“灵活用工”虽然已经广泛应用在各行业中,但它还没有成为一个法律概念,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来定义并解释这一概念,这也是目前灵活用工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所在。现存的法律法规中的依据有哪些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明确了地方税务机关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和人员代征零星分散和异地缴纳的税收并发给委托代征证书”;
《委托代征管理办法》第五条,明确了“税务机关确定的代征人,应当与纳税人有下列关系之一:(二)与纳税人有经济往来关系”,第十条,明确了“税务机关应当与代征人签订《委托代征协议书》,明确委托代征相关事宜”;
《国家税务总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第三条,明确了“所称个体工商户包括:(三)其他从事个体生产、经营的个人”;
4、灵活用工现存的风险
由于灵活用工自身特性导致的不确定性,加上它的爆发式增长,个税简易征收、免征额度这类大力度优惠政策的吸引,没有取得代征资质、 操作不合法等问题导致灵活用工这一行业乱象丛生。
很多平台都是披着“派遣、众包”的外衣做着买发票的事,灵活用工是国家政策所支持,完全合规的,但是如何操作、并且让灵活用工高效、平稳、安全的在企业内部落地,为企业实实在在提供帮助,灵活用工的平台,才是关键。
依法支持劳动者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支持用人单位依法依规灵活用工。
目前,企业灵活用工的主要类型包括较为成熟的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等劳动关系;劳务外包、个体经营等劳动关系;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伴生的众包、共享用工等新模式新业态用工形态。
还有一些灵活用工平台上的企业将自己的企业客户注册为灵活用工人员,以此套用灵活用工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税费的降低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新技术的发展,新的人力资源分配方式也开始涌现,互联网的分散性、需求的阶段性使得灵活用工开始备受关注。
个体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自由职业者”,从事这种类型职业的人缴纳社保的形式主要有2种,一种就是以灵活就业人员的形式缴纳与缴纳城乡居民社保。灵活用工个体户免费注册,咨询薪福多。
薪福多人力资源平台区别于固定、全职用工的传统用工模式,企业与人才不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动关系的全新用工模式,此种人力资源按照需求随时使用,随时停止
今天我们来说说关于企业所得税5%这个情况,一般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可是为什么实际工作中,总听会计说企业所得税按照5%计算?薪福多小编今天为大家来解答下:
根据方案的规定,灵活用工平台代替平台商家完成发佣工作,为其节省返佣发放所需的人力成本,也可避免漏发、错发等失误的财力损失,节省综合运营成本。
个人独资企业只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增值税、附加税。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核定利润率10%,再按照五级累进制计算出个税的税率在0.5%-2.19%之间。综合税率在3%左右。
立即咨询行业专家
获取专属降本增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