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21年最受关注的热点事件是什么,答案一定是“疫情”。
随着疫情相关的各类信息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网络,“疫情经济”也随之崛起,紧接着部分产品迅速占领市场,纵身一跃成为大众新宠,这其中就有疫情下企业的宠儿——灵活用工产品。
国外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接触并使用这种低成本、形式灵活的用工模式,并为我们提供了可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效仿的标准“作业”。
2019年,日本企业界灵活用工渗透率已高达49%,美国紧随其后,达到42%。在今年的疫情影响下,部分企业将业务转至线上、开启远程办公的同时,也以降低经营成本为刚需,抵抗疫情带来的损失,于是企业灵活用工的需求被推至高点。
2月初至中旬,京东、阿里、联想等企业陆续开展“共享员工”的灵活用工模式,解决疫情期间待岗人员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以低成本的方式填补了基础岗位的阶段性空缺。
其实,这样的灵活用工方式,国内早有先例。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的外卖、网约车等平台,一直是灵活用工的熟练玩家。
美团点评发布的《2018外卖骑手就业报告》显示,2018全年共有270多万骑手,比2017年增加近50万人数,美团点评副总裁陈荣辉表示,美团有30%的骑手来自传统产业转岗的灵活就业工人。
与之相衡的还有滴滴,众所众知滴滴司机与滴滴其实并不存在劳动关系,滴滴无需为其承担过多的雇佣费用,二者以平台分成制瓜分收入,除此之外滴滴司机也可为其他平台服务,赚取更多报酬。
如果将传统用工模式与灵活用工模式进行对比,灵活用工模式下企业的社保、税负压力都远远小于传统用工模式。
以人均工资15000元来计算,灵活用工每月至少为企业节省人均支出3000元,如果该企业有1万个这样的基础岗位,全年算下来,企业使用灵活用工的方式将会比传统用工节省3.6亿元的支出,换言之,这3.6亿元就是企业当年的利润。
如此,也不难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为“灵活用工”所着迷,并陆续开始用工模式的转型。但需求决定市场,强需求下市场难免鱼龙混杂,在灵活用工产品乱象丛生的当下,企业小心陷入合规的风险中。
市场乱象,灵活用工产品现合规隐患
新经济形态下,灵活用工受到部分政策的支持,并在互联网、餐饮、零售、直播、教育、商旅等大量自由雇佣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覆盖应用。
虽然灵活用工说起来方便又简单,但真正实施起来涉及到财税、人力、劳动法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并需要服务提供方具备信息捕获与政策解读能力,并非想象中来得容易,单单一个“合规”就是市面上大部分灵活用工产品需要经受的最严苛的考验。
灵活用工是合规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福音,但如果少了“合规”,企业很可能陷入法律风险,甚至要支付高额的赔偿金。
目前市面上的灵活用工产品规模不等,除去那些有着多年服务经验,服务合规完善的专业产品,大部分产品由于不具备正规资质、不具备专业的经验积累、不具备合规的服务流程等原因,有意无意的通过打擦边球,钻法律空子的手段,带着企业以冒险的方式完成降低用工成本的灵活用工需求。据调查,市面上七成的灵活用工产品都可能具有合规隐患。
夸大宣传,其实并不具备智能匹配的共享平台。随着红利的出现,“乘车人”也开始有了搭便车的行为。
部分规模较小甚至成立不久的公司也想赶着企业对灵活用工的需求热度获取利益,但由于规模、技术能力等有限,其无法像自卖自夸中所说的一样“为企业提供一键匹配的智能平台”,甚至没有灵活用工岗位的人才储备。
没有平台意味着,在用工模式转化的过程中没有合规的工具支撑,没有人才储备则意味着该企业还不具备为有阶段性人才需求的企业填补岗位空缺。
解决方案单一,降本方式有风险。目前的很多灵活用工产品是由一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这些机构中有一些的确可以提供优质的灵活用工服务,但大部分可能是因为完税资质及服务经验本身的限制,提供的灵活用工解决方案过于传统、单一无法真正满足企业降低成本的需求,降本效力十分有限。更有甚者为了帮助企业降低用工成本采取异地就业、异地社保、异地报税等具有合规隐患的方式,在法律边缘试探,陷企业于查处的风险之中。
服务经验不足,概念不清晰。部分灵活用工产品的服务团队由于经验不足会造成对灵活用工中一些合规概念掌握的不清晰,比如会浅显的认为三流一致只是单纯的对应合同、发票和流水,殊不知在对企业提供灵活用工服务的时候可能会需要“四流一致”,即工作内容有据可查。
灵活用工是指全日制劳动用工以外的四种形态:包含以非全日制用工为代表的时间上的灵活;以劳务派遣为代表的雇佣形式上的灵活;以业务外包为代表的服务形态上的灵活;以平台型用工为代表的就业形式上的灵活,在平台上,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
超市可将该业务外包给灵活用工平台,由平台分包给个人,超市将推广费用支付给平台,平台给超市开全额发票,最后平台给个人发放酬劳进行报税。
其能够运用的场景也极其广泛,例如直播平台KOL、MCN机构的直播合作,技术咨询专家顾问、技术项目公司的众包合作,共享经济平台,共享出行,住宿的共享合作等。像滴滴、顺丰、碧桂园、58速运等都在使用这种模式。
随着个人所得税新政策的推出,薪福多依托委托代征模式的灵活用工与自由职业结算服务平台呼之欲出。
企业未去的发票入账,可以将直接的是个人自行去税务局开发票,转变为企业通过有合规资质的第三方平台“薪福多”开具6%增值税发票。而合法合规的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个税成本、财税风险。
为推进平台经济相关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化,不少地方政府纷纷开放个体工商户“集群注册”试点政策。近日,某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内部调研集群注册政策可行性及合法性时,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便是:线上接单、线下提供服务的个体工商户,究竟应该受哪个地区的市场
@企业家们,5月底必须要完成的两件大事!你都完成了吗?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合理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利用上海的税收优惠政策,注册个人独资企业来解决,上海的个人独资企业,可以享受核定征收政策,可以解决之前的所有问题?企业如需税务筹划,可以联系薪福多专家热线0571-87878087.
开公司的肯定知道升级后的金税三期信息更加全面、准确、透明,企业的违法行为一览无余,简直不要太“残暴”。所以,各位老板醒醒吧,传统的企业避税手段已经行不通了。面对这种情况,企业急需寻找新的节税手段。
立即咨询行业专家
获取专属降本增效方案